從沙灘到餐桌|摸蜆仔體驗

在都市中,我們總習慣以金錢來換取餐桌上各式各樣的食材。在金門,回到最原始的方法,體驗在沙灘摸蜆仔!
人們對採蚵的既定印象,是從石頭上採下來。到了沙灘才驚覺,蜆仔其實是從沙灘裡面挖的!

蚵仔、蛤蟆、蜆仔超級比一比

蚵仔:殼長得較崎嶇,無固定形狀。
蛤蟆:我們平常吃的蛤蠣,尺寸有大有小。殼面平滑、有許多斑紋且形狀略呈現成三角。
蜆仔尺寸比蛤蠣再更小一點。殼面有輪狀、顏色多為土黃色。

從沙灘到餐桌的過程

起初開始摸蜆仔時,大家挖到的並不多。關鍵在於,必須先找對地方! 因為只要出現一個蜆仔,附近就會有一大群。摸蜆仔,不如想像中的容易。即使有齊全的裝備,甚至親自下海撈,也不見得能抓到。儘管如此,我們依舊沉浸在沙灘尋寶的過程,享受其中的驚喜! 回家後,以蒜、蔥、薑和高粱酒調味,則帶出了金門最佳風味。

摸蜆仔的小心得

金門人對於使用大自然的資源習以為常,以摸蜆仔為生計。食材是難能可貴的,而我們以娛樂性質體驗,感受最道地的生活方式。在此過程中,我們體會到漁民的辛勞、收穫的喜悅與空手而回的哀愁。近年來,蜆仔和蛤蠣越來越少,期許大家在體驗的過程中能保有環境保育的觀念,讓相對小顆的蜆仔回歸大海,延續大自然的美好。

從沙灘到餐桌,摸蜆仔體驗

分享這篇文章

相似的文章

返回頂端